网吧低价收购身份证转卖价格翻倍
无论当年是否上市,收购身份俏江南都逃不过没落的命运。
之前UC也严厉打击了做号党,证转封停了一批账号,证转包括非法、不健康内容,标题党、文不对题、以及时效性超过3个月的旧闻都采取了最高封停的处罚。这一代最狡诈的流量猎取者,格翻都在忙着起标题。
所以已经进入稳定期的平台,收购身份必然是打击。平台对于填充内容的渴求,证转可见一斑。几天前,格翻我的朋友圈被《杀死今日头条》刷屏了,格翻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历史总在重演——BAT联合围剿今日头条却又剿灭不掉,反而眼睁睁看着今日头条一步步茁壮成长,颇有当年红军反围剿的态势。
我也见识到了稿子是如何野蛮生产出来:收购身份从贴吧、收购身份微博、微信、门户里扒拉出300-500字,修改,再加上自己的“修饰”和“想象”,然后贴上三张图,取一个标题,发布。就怕坑里呆着太舒服,证转最后不愿意出来了。
对于做号者来说,格翻传统的那一套:格翻不论是策划选题、采访这些新闻流程,还是一般写作中所要求的逻辑性和文笔,统统都不重要,他们只关心流量,以及流量背后的收益。
有些人一天工作强度高达十几个小时,收购身份每天能产出几十篇水稿,一些做得比较早的号、加上权重比较高,已经能稳定每天1~2千元的收入。迅速寻找和打造自己的赚钱逻辑,证转并且快速验证,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更不要在意生意看上去是否高大上,是否阳春白雪。
我一位在优酷土豆工作的同学说,格翻互联网行业,本质上是广告行业的终极形态。当年,收购身份如果没有中国移动的梦网计划让腾讯有机会直接对用户收费变现,大家现在就看不到微信了。
另外,证转手机也是薄产品,用户这次买你的手机,不代表下次还会买,所以12年后削尖脑袋进入手机行业的,基本过得都很艰难。一旦死了,格翻还谈什么梦想和未来呢,死人是没有未来的。
(责任编辑:扬州市)
-
也幸亏在这两年VR爆发之际,HTC做出了口碑还算不错的Vive,不然的话连转型都会很难。...[详细]
-
我觉得这都是片面的,我认可的是运营就是经营,但这同样是个很大的词,而经营就是得用心、用脑慢慢去做的一件事。...[详细]
-
有人会拿数据指标跟你说运营的业务要求,有人说运营就是零售,有人会试图区分运营、营销和策划。...[详细]
-
很多地方性的棋牌企业不被熟知,导致一些行业分析报告忽略了它们。...[详细]
-
必须坚持不断的分析,改善,再分析,再改善的过程。...[详细]
-
实际上,这几年各行各业的创业都很火热,你可以去看一下每年有多少项目拿到天使,到年底又剩下多少,绝大多数肯定是没有办法赚到钱的。...[详细]
-
游戏时间短,考验个人操作和团队配合能力,不做养成和体力值设定,凭技术决定胜负。...[详细]
-
初创型企业把资金、人力、物力搭建在这个PaaS平台上,那对你的融资,以及后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详细]
-
高哲铭对唯喔制作的短视频十分看好,“这是一种消弭文化障碍的方式。...[详细]
-
其中,孙继胜持股46.44%,是第一大股东。...[详细]